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期货新品上市 > 苹果期货苹果期货
苹果需求端仍难有超预期的变化
编辑2023-12-27【苹果期货】人已围观
简介苹果期货主力合约在经历10月和11月深V形走势后,12月呈现振荡盘整格局。具体来看,10月、11月处于苹果地面交易收尾、入库动作基本结束的阶段。今年山东产区整体入库量较去年增
苹果期货主力合约在经历10月和11月深V形走势后,12月呈现振荡盘整格局。具体来看,10月、11月处于苹果地面交易收尾、入库动作基本结束的阶段。今年山东产区整体入库量较去年增长4.3%,陕西产区入库高峰值高于去年同期。总体来看,今年的苹果入库节奏较去年整体有所推迟,截至第46周,冷库库存峰值接近957万吨,较去年833.9万吨同比增长14.76%。在高开秤价背景下,东部、西部产区苹果价格均在高位运行,但随着收购后期质量下滑,通货价格偏弱运行,叠加需求端一般,市场到货消化困难,基本面呈现供多需紧格局。
我国苹果栽植历史悠久
种植情况
我国的苹果树在20世纪90年代大范围栽植,主要为乔砧密植,果园标准化程度较低,生产成本较高,机械化作业难以开展,果品质量有待提升。近年来,通过宽行矮砧这种集约高效的种植模式,提高了栽植标准,便于机械化作业的开展,大规模种植的经济价值得以体现。
苹果树植株的生命周期约为50年,按生长发育过程一般分为幼树期、初结果期、盛果期和衰老期,乔化品种的苹果树一般在5—6年开始结果,通常需要6—7年才能达到盛果期,盛果期一般能够维持20—30年,40—50年进入衰老期。矮化品种成花相对容易,丰产期更早,2—3年就可以初结果,5年之内达到盛果期,但矮化苹果一般在10多年后产量就会有所下降。此外,苹果果实的生长过程必经6个时期,分别为休眠期(当年11月至次年2月)、萌芽期(3月)、花期(4月)、幼果期(5月)、膨果期(6—8月)以及成熟下树期(9—10月)。
分级标准
参考国家标准规范,可将苹果按照外观品质、食用品质以及贮存品种进行分级。外观品质方面,以果实横径为衡量标准可将果实分为三类:80mm以上为1级;70—80mm为2级;65—70mm为3级。色泽方面,可根据果面着色率进行分级,定义果面着色率75%以上为优级;着色率40%—60%为良好级;着色率20%—40%为中级。按果型可区分为三个等级:果形为圆形或近圆形,果形指数大于等于85%的为一级果;果形有些微偏斜但整体的果形指数大于等于80%为二级果;三级果则定义为具有苹果基本果型、无畸形果。分地区来看,山东产区因市场价格公开透明度较高,一般以一级、二级、三级进行区分,而西北产区多由客商与果农订货,可议价性较强,最后货源分为果农货和客商货,客商货整体质量较果农货更高。
储存方式
苹果的储存方式主要有四种:一是简易储存,利用自然环境进行窖藏,多数在产地进行,有成本低廉的优势,但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。二是通风库储存,通风库因储存前期温度高,中期温度低,后期温度逐步回升的特点,只适宜储存晚熟品种。三是冷库储存,冷库储存管理需加强温度湿度调控,调控库温上下浮动最好不超过1℃,也需注意及时人工加湿,冷库储藏费用在300—400元/吨。四是气调储存,气调储存比普通冷藏能延迟储期约1倍时间,可常年储存,气调储存苹果应整库储存,整库出货,中间不便开库检查,一旦接触气调状态,应尽快上市供应,气调库费用在600元/吨以上。以红富士为代表的晚熟苹果因干物质积累较多,呼吸水平较低的特点,在常温库一般可储存3—4个月,在冷库或气调库的储存条件下,储存期有5—12个月。
上中下游产业链比较短
苹果的上游、中游、下游产业链相对较短,根据消费结构,苹果经采摘和挑选之后,分为以贸易商为主和以加工企业为主的两种主要消费形式,贸易商通过对收购的苹果进行分拣、筛选、包装等步骤之后,将其直接提供到市场供给消费者。加工企业主要将收购的苹果制成果汁、果醋、果酱等苹果衍生产品,继而再将深加工产品提供到市场供给消费者。
从贸易习惯来看,苹果具有季产年销的特征,每年9月、10月是苹果成熟下树期,果农在此采购阶段占据主导地位,随后提供给贸易商销往全国各地,贸易商在销售阶段占据主导地位。我国主要流行的品种为晚熟的富士系的苹果,所以在每年9—10月当季的苹果下树之后,当季的鲜果供应均能延续至春节之后,而春节后直至8月则多为冷库库存出货时间,一般情况下,陕西、甘肃的冷库出货时间能够延续至5月,山东冷库的出货时间为6—8月,各冷库的清库时间往往根据苹果行情的变化而推延。我国属陕西和山东的苹果产量最大,两地区生产苹果一半以上通过公路运输供给全国各地,其他地区如辽宁、山西、河北、河南、甘肃等地产量主要供省内及周边城市消费使用。
冷库库存的集中度提升
从种植面积和产量变化情况来看,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,截至2021年,中国苹果总产量达到4598.34万吨,占全球总产量的49.37%,第二主产国美国的产量为446.72万吨,不足中国的十分之一。2018年全球苹果总产量为8590.3万吨,2021年总产量9314.44万吨,涨幅达到8.43%,全球苹果总产量呈现稳步上涨趋势。
我国的苹果优势产区目前集中在黄土高原和环渤海湾两个区域。种植面积方面,2000年苹果种植面积达到高峰,在随后的15年间,苹果种植面积经历了先减后增的态势,2016—2021年苹果的种植面积稳定在1938—1947千公顷的中枢,2022年种植面积为1735.9千公顷,较2021年减少10.53%,整体回落幅度明显。2022年,陕西、甘肃、山东三地种植面积依旧较高,分别为539.65千公顷、260.32千公顷以及242.96千公顷。其中,陕西地区种植面积较2021年大幅回落13.12%;甘肃地区种植面积较2021年增长3.48%;山东地区种植面积较2021年小幅回落0.12%。
产量方面,2022年,受苹果种植效益、极端天气以及政策影响,苹果总产量相较2021年有所下降。从第三方资讯机构公布的数据来看,2022年国内苹果总产量为3283.6万吨,较2021年4021.64万吨下降18.35%。2021年黄土高原优势区中的陕西、甘肃、山西、河南四地苹果产量分别为1242.46万吨、438.36万吨、430.21万吨以及405.12万吨,合计2516.15万吨,占2021年全年产量的62.57%。2021年环渤海湾优势产区中的山东、辽宁、河北三地苹果产量分别为977.21万吨、260.49万吨和249.08万吨,合计1486.78万吨,占2021年全年产量的36.97%。
从库存情况来看,苹果作为鲜果,具有当年产销的特征,在非应季时,库存量则是苹果销售期重要的供应指标。目前,我国黄土高原与环渤海湾苹果优势产区中的六大主产区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辽宁、河南、山西下辖的69个乡镇库容合计占全国库容的90%以上。我国在2022年的库容为1376万吨,占苹果当年总产量的41.91%。其中,入库量为833.85万吨,入库率为60.6%,较2021年入库率63.6%小幅下降。2022年陕西、山东、甘肃三省的冷库库存占全国库存的76.95%,较2021年的72.7%有所上涨。整体而言,冷库库存的集中度有所提升。
需求呈现逐年增长态势
数据显示,2018—2022年,我国苹果的表观消费量从3817.94万吨增长至4684.4万吨,增幅达到22.69%。从消费类型来看,国内苹果的消费主要分为鲜果消费、加工消费以及出口消费。其中,鲜果消费占比最大。以2021年为例,2021年鲜果消费量达到3469.7万吨,占全年产量的86.28%,而深加工消费量为385.6万吨,占全年产量的9.59%。2022年全年鲜果消费量为3543.4万吨,较2021年增长2.12%,呈现逐年增长态势。
苹果价格具有一定规律
第一,现货价格存在季节性变化特征。苹果消费具有季节性特点,现货价格跟随季节性特点呈现出一定的规律。我国苹果多为晚熟品种,主要集中在9—10月下树供应市场,在此阶段,市场现货价格受供应冲击而承压,苹果价格处于一年中相对较低的水平。1—2月受节假日效应影响,市场对苹果的需求有所提高,价格随之受到提振。3—4月的需求相对平淡,此时冷库苹果出库,叠加贸易商甩货,苹果价格逐步下行。5—6月时令水果陆续上市,给苹果消费带来冲击,需求进一步走弱,但市场供应在此阶段不稳定,价格在低位趋稳。7—9月为早中熟品种的苹果上市时间,市场货源较少,叠加中秋旺季临近,价格从底部开始出现翘尾态势。
第二,期货价格跟随供需基本面变化。不同时期影响苹果价格的因素不同,从供需基本面情况来看,影响供给与需求的因素均会对价格产生一定影响。一方面,从供给端来看,在9—10月晚熟品种下树之前,驱动苹果期货价格的因素主要就是针对产量的预期变化,市场会针对前期预估的产量及开秤价对苹果价格进行预估,而产量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苹果生长过程中的天气、病虫害、砍树减产等因素,比如,2018年4月初,陕西、山西等地发生了多年不遇的霜冻气象,导致苹果大幅减产,苹果期货价格大幅走高。另一方面,需求端的变化相对供给端更少,对苹果期货盘面价格的影响往往被弱化,但同样不能忽略需求端的影响,并且在分析盘面价格走势时,应该根据去库水平以及价格水平的变化动态跟踪,需要建立高频度的数据库密切跟踪市场。
第三,苹果作为非必须消费的水果,不同地域对苹果需求也不相同。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,冬季相对干燥寒冷,土壤因常年风化多呈现黑色或黄色,而南方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,高温且降水量较大,土壤因含铁元素较多而呈现红色,这些特点导致南方地区的水果种类相较于北方更多,北方地区对苹果的需求对比南方地区更加旺盛。苹果作为季产季销的水果品种,在不同时期会受到不同时令水果的替代影响,比如,夏季上市的西瓜以及秋冬上市的柑橘。从产量来看,柑橘总产量在2018年实现了对苹果总产量的反超,并且一路上扬。2022年我国柑橘、苹果和梨的产量分别达到6003.89万吨、4757.18万吨以及1926.53万吨。
第四,苹果的生产成本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如果在苹果下树之前亩均生产成本因前期投入或者人工费提高,那么后续苹果上市的价格同样会在此基础上提升。苹果种植成本的构成较为简单,每亩总成本的结构包含人工成本、物质与服务费用以及土地成本三项,物质与服务费用主要包含化肥农药费用和套袋费用。另外,在种植时还需投入包含水电、排灌、维护、工具、燃料等各种杂费。粗略估计,种植1亩苹果一年的成本大约需要4500元,该数值会根据不同种植区域以及不同的人工成本有所调整。
第五,在苹果各个生长阶段,不同的风、温、光、水等气象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。从温度、风速、日照、降水、湿度等不同维度来观察苹果生长各个时期的变化特征,冬季苹果树需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正常休眠,自然休眠的条件是小于7.2℃的低温在1200—1500小时,若温度及大气湿度过低,可能会造成苹果树抽条现象。当气温回升至5℃以上,果树才开始萌芽,并且果蔬萌芽期间所需要的降水量较多。花期最适宜的温度是15℃—17℃,这一期间同样需要较多的降水量。幼果期的温度在18℃—24℃比较适宜,并且对湿度和光照均有一定要求。膨果期则需要大量水分供应,高温或可诱发果实晒伤。成熟下树期降水量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对苹果产量产生负面影响,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会导致日照不足,不利于苹果着色,会对苹果的品质造成不良影响。此外,风速过大对苹果整个生长发育期都会造成不良影响,在3—5月苹果生长期,大风天气会使花芽受冻,还会造成快速蒸发,吹干花柱,影响花期正常授粉受精;在6—9月苹果成熟期,大风天气常伴随强对流天气和区域性暴雨天气,导致果实大量被刮落,树干倒伏,影响苹果产量,并且大风天气还会带来强冷空气,大幅度降温不利于成熟期苹果的发育。
第六,市场情绪也会影响苹果价格。在苹果下树后与销往市场前的阶段主要是果农与贸易商的博弈。一方面,果农存在惜售情绪,选择囤在冷库待高价出售,如果本年度苹果消费不佳,加之清明之后温度越来越高,前期囤积在冷库的苹果库存压力越来越大,这种情况下不但卖价大打折扣,而且冷库费或许都会亏出。另一方面,如果市场消费持续不乐观,贸易商走货较慢,现金流偏紧,贸易商也无意大量高价收货。从贸易商端映射到果农端带来的效应则是果农存货意愿不积极,对新一季的苹果收购价预期不高,从而影响新季苹果价格。
后市展望
从供给端来看,市场预估2023/2024年度我国苹果种植面积为173.59万公顷,与去年数据持平,相较2021年的194.03万公顷减少10.53%。产量方面,据第三方资讯机构预计,2023/2024年度苹果产量将达到3617.27万吨,较2022/2023年度的3283.6万吨提升10.16%。从数据端可以看到,苹果种植面积回落并不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,所以单产预估对苹果最终产量的确认至关重要,而苹果生长周期相对较长,天气因素对单产的影响最为严重,并且根据经验来看,行情演绎也往往伴随着天气的剧烈变化。
从库存方面来看,2023/2024年度冷库苹果库存达到峰值956.95万吨,高于2022/2023年度和2021/2022年度峰值水平的833.85万吨和875.09万吨。从出货量情况来看,2023/2024年度库存出货量相较以往节奏更慢。截至第50周,出货量合计8.97万吨,低于2022/2023年度和2021/2022年度同期出货量10.9万吨和31.9万吨。
从需求端来看,苹果作为非必需消费品,易受替代水果的价格冲击,从广东三大批发市场到车量跟踪数据可以看出,目前到车量有所减少。此外,虽然市场对圣诞、元旦节日存在一定的消费预期,但需求端仍难有超预期的起色。一方面,柑橘类水果丰产后大量上市,低价对苹果需求产生了较强的替代作用;另一方面,今年的苹果质量较往年偏差,但价格更高,一定程度上抑制终端消费。笔者认为,后期苹果价格维持振荡偏弱走势的概率较大。
文章来源:期货日报
原标题:苹果需求端仍难有超预期的变化
我国苹果栽植历史悠久
种植情况
我国的苹果树在20世纪90年代大范围栽植,主要为乔砧密植,果园标准化程度较低,生产成本较高,机械化作业难以开展,果品质量有待提升。近年来,通过宽行矮砧这种集约高效的种植模式,提高了栽植标准,便于机械化作业的开展,大规模种植的经济价值得以体现。
苹果树植株的生命周期约为50年,按生长发育过程一般分为幼树期、初结果期、盛果期和衰老期,乔化品种的苹果树一般在5—6年开始结果,通常需要6—7年才能达到盛果期,盛果期一般能够维持20—30年,40—50年进入衰老期。矮化品种成花相对容易,丰产期更早,2—3年就可以初结果,5年之内达到盛果期,但矮化苹果一般在10多年后产量就会有所下降。此外,苹果果实的生长过程必经6个时期,分别为休眠期(当年11月至次年2月)、萌芽期(3月)、花期(4月)、幼果期(5月)、膨果期(6—8月)以及成熟下树期(9—10月)。
分级标准
参考国家标准规范,可将苹果按照外观品质、食用品质以及贮存品种进行分级。外观品质方面,以果实横径为衡量标准可将果实分为三类:80mm以上为1级;70—80mm为2级;65—70mm为3级。色泽方面,可根据果面着色率进行分级,定义果面着色率75%以上为优级;着色率40%—60%为良好级;着色率20%—40%为中级。按果型可区分为三个等级:果形为圆形或近圆形,果形指数大于等于85%的为一级果;果形有些微偏斜但整体的果形指数大于等于80%为二级果;三级果则定义为具有苹果基本果型、无畸形果。分地区来看,山东产区因市场价格公开透明度较高,一般以一级、二级、三级进行区分,而西北产区多由客商与果农订货,可议价性较强,最后货源分为果农货和客商货,客商货整体质量较果农货更高。
储存方式
苹果的储存方式主要有四种:一是简易储存,利用自然环境进行窖藏,多数在产地进行,有成本低廉的优势,但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。二是通风库储存,通风库因储存前期温度高,中期温度低,后期温度逐步回升的特点,只适宜储存晚熟品种。三是冷库储存,冷库储存管理需加强温度湿度调控,调控库温上下浮动最好不超过1℃,也需注意及时人工加湿,冷库储藏费用在300—400元/吨。四是气调储存,气调储存比普通冷藏能延迟储期约1倍时间,可常年储存,气调储存苹果应整库储存,整库出货,中间不便开库检查,一旦接触气调状态,应尽快上市供应,气调库费用在600元/吨以上。以红富士为代表的晚熟苹果因干物质积累较多,呼吸水平较低的特点,在常温库一般可储存3—4个月,在冷库或气调库的储存条件下,储存期有5—12个月。
上中下游产业链比较短
苹果的上游、中游、下游产业链相对较短,根据消费结构,苹果经采摘和挑选之后,分为以贸易商为主和以加工企业为主的两种主要消费形式,贸易商通过对收购的苹果进行分拣、筛选、包装等步骤之后,将其直接提供到市场供给消费者。加工企业主要将收购的苹果制成果汁、果醋、果酱等苹果衍生产品,继而再将深加工产品提供到市场供给消费者。
从贸易习惯来看,苹果具有季产年销的特征,每年9月、10月是苹果成熟下树期,果农在此采购阶段占据主导地位,随后提供给贸易商销往全国各地,贸易商在销售阶段占据主导地位。我国主要流行的品种为晚熟的富士系的苹果,所以在每年9—10月当季的苹果下树之后,当季的鲜果供应均能延续至春节之后,而春节后直至8月则多为冷库库存出货时间,一般情况下,陕西、甘肃的冷库出货时间能够延续至5月,山东冷库的出货时间为6—8月,各冷库的清库时间往往根据苹果行情的变化而推延。我国属陕西和山东的苹果产量最大,两地区生产苹果一半以上通过公路运输供给全国各地,其他地区如辽宁、山西、河北、河南、甘肃等地产量主要供省内及周边城市消费使用。
冷库库存的集中度提升
从种植面积和产量变化情况来看,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,截至2021年,中国苹果总产量达到4598.34万吨,占全球总产量的49.37%,第二主产国美国的产量为446.72万吨,不足中国的十分之一。2018年全球苹果总产量为8590.3万吨,2021年总产量9314.44万吨,涨幅达到8.43%,全球苹果总产量呈现稳步上涨趋势。
我国的苹果优势产区目前集中在黄土高原和环渤海湾两个区域。种植面积方面,2000年苹果种植面积达到高峰,在随后的15年间,苹果种植面积经历了先减后增的态势,2016—2021年苹果的种植面积稳定在1938—1947千公顷的中枢,2022年种植面积为1735.9千公顷,较2021年减少10.53%,整体回落幅度明显。2022年,陕西、甘肃、山东三地种植面积依旧较高,分别为539.65千公顷、260.32千公顷以及242.96千公顷。其中,陕西地区种植面积较2021年大幅回落13.12%;甘肃地区种植面积较2021年增长3.48%;山东地区种植面积较2021年小幅回落0.12%。
产量方面,2022年,受苹果种植效益、极端天气以及政策影响,苹果总产量相较2021年有所下降。从第三方资讯机构公布的数据来看,2022年国内苹果总产量为3283.6万吨,较2021年4021.64万吨下降18.35%。2021年黄土高原优势区中的陕西、甘肃、山西、河南四地苹果产量分别为1242.46万吨、438.36万吨、430.21万吨以及405.12万吨,合计2516.15万吨,占2021年全年产量的62.57%。2021年环渤海湾优势产区中的山东、辽宁、河北三地苹果产量分别为977.21万吨、260.49万吨和249.08万吨,合计1486.78万吨,占2021年全年产量的36.97%。
从库存情况来看,苹果作为鲜果,具有当年产销的特征,在非应季时,库存量则是苹果销售期重要的供应指标。目前,我国黄土高原与环渤海湾苹果优势产区中的六大主产区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辽宁、河南、山西下辖的69个乡镇库容合计占全国库容的90%以上。我国在2022年的库容为1376万吨,占苹果当年总产量的41.91%。其中,入库量为833.85万吨,入库率为60.6%,较2021年入库率63.6%小幅下降。2022年陕西、山东、甘肃三省的冷库库存占全国库存的76.95%,较2021年的72.7%有所上涨。整体而言,冷库库存的集中度有所提升。
需求呈现逐年增长态势
数据显示,2018—2022年,我国苹果的表观消费量从3817.94万吨增长至4684.4万吨,增幅达到22.69%。从消费类型来看,国内苹果的消费主要分为鲜果消费、加工消费以及出口消费。其中,鲜果消费占比最大。以2021年为例,2021年鲜果消费量达到3469.7万吨,占全年产量的86.28%,而深加工消费量为385.6万吨,占全年产量的9.59%。2022年全年鲜果消费量为3543.4万吨,较2021年增长2.12%,呈现逐年增长态势。
苹果价格具有一定规律
第一,现货价格存在季节性变化特征。苹果消费具有季节性特点,现货价格跟随季节性特点呈现出一定的规律。我国苹果多为晚熟品种,主要集中在9—10月下树供应市场,在此阶段,市场现货价格受供应冲击而承压,苹果价格处于一年中相对较低的水平。1—2月受节假日效应影响,市场对苹果的需求有所提高,价格随之受到提振。3—4月的需求相对平淡,此时冷库苹果出库,叠加贸易商甩货,苹果价格逐步下行。5—6月时令水果陆续上市,给苹果消费带来冲击,需求进一步走弱,但市场供应在此阶段不稳定,价格在低位趋稳。7—9月为早中熟品种的苹果上市时间,市场货源较少,叠加中秋旺季临近,价格从底部开始出现翘尾态势。
第二,期货价格跟随供需基本面变化。不同时期影响苹果价格的因素不同,从供需基本面情况来看,影响供给与需求的因素均会对价格产生一定影响。一方面,从供给端来看,在9—10月晚熟品种下树之前,驱动苹果期货价格的因素主要就是针对产量的预期变化,市场会针对前期预估的产量及开秤价对苹果价格进行预估,而产量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苹果生长过程中的天气、病虫害、砍树减产等因素,比如,2018年4月初,陕西、山西等地发生了多年不遇的霜冻气象,导致苹果大幅减产,苹果期货价格大幅走高。另一方面,需求端的变化相对供给端更少,对苹果期货盘面价格的影响往往被弱化,但同样不能忽略需求端的影响,并且在分析盘面价格走势时,应该根据去库水平以及价格水平的变化动态跟踪,需要建立高频度的数据库密切跟踪市场。
第三,苹果作为非必须消费的水果,不同地域对苹果需求也不相同。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,冬季相对干燥寒冷,土壤因常年风化多呈现黑色或黄色,而南方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,高温且降水量较大,土壤因含铁元素较多而呈现红色,这些特点导致南方地区的水果种类相较于北方更多,北方地区对苹果的需求对比南方地区更加旺盛。苹果作为季产季销的水果品种,在不同时期会受到不同时令水果的替代影响,比如,夏季上市的西瓜以及秋冬上市的柑橘。从产量来看,柑橘总产量在2018年实现了对苹果总产量的反超,并且一路上扬。2022年我国柑橘、苹果和梨的产量分别达到6003.89万吨、4757.18万吨以及1926.53万吨。
第四,苹果的生产成本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如果在苹果下树之前亩均生产成本因前期投入或者人工费提高,那么后续苹果上市的价格同样会在此基础上提升。苹果种植成本的构成较为简单,每亩总成本的结构包含人工成本、物质与服务费用以及土地成本三项,物质与服务费用主要包含化肥农药费用和套袋费用。另外,在种植时还需投入包含水电、排灌、维护、工具、燃料等各种杂费。粗略估计,种植1亩苹果一年的成本大约需要4500元,该数值会根据不同种植区域以及不同的人工成本有所调整。
第五,在苹果各个生长阶段,不同的风、温、光、水等气象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。从温度、风速、日照、降水、湿度等不同维度来观察苹果生长各个时期的变化特征,冬季苹果树需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正常休眠,自然休眠的条件是小于7.2℃的低温在1200—1500小时,若温度及大气湿度过低,可能会造成苹果树抽条现象。当气温回升至5℃以上,果树才开始萌芽,并且果蔬萌芽期间所需要的降水量较多。花期最适宜的温度是15℃—17℃,这一期间同样需要较多的降水量。幼果期的温度在18℃—24℃比较适宜,并且对湿度和光照均有一定要求。膨果期则需要大量水分供应,高温或可诱发果实晒伤。成熟下树期降水量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对苹果产量产生负面影响,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会导致日照不足,不利于苹果着色,会对苹果的品质造成不良影响。此外,风速过大对苹果整个生长发育期都会造成不良影响,在3—5月苹果生长期,大风天气会使花芽受冻,还会造成快速蒸发,吹干花柱,影响花期正常授粉受精;在6—9月苹果成熟期,大风天气常伴随强对流天气和区域性暴雨天气,导致果实大量被刮落,树干倒伏,影响苹果产量,并且大风天气还会带来强冷空气,大幅度降温不利于成熟期苹果的发育。
第六,市场情绪也会影响苹果价格。在苹果下树后与销往市场前的阶段主要是果农与贸易商的博弈。一方面,果农存在惜售情绪,选择囤在冷库待高价出售,如果本年度苹果消费不佳,加之清明之后温度越来越高,前期囤积在冷库的苹果库存压力越来越大,这种情况下不但卖价大打折扣,而且冷库费或许都会亏出。另一方面,如果市场消费持续不乐观,贸易商走货较慢,现金流偏紧,贸易商也无意大量高价收货。从贸易商端映射到果农端带来的效应则是果农存货意愿不积极,对新一季的苹果收购价预期不高,从而影响新季苹果价格。
后市展望
从供给端来看,市场预估2023/2024年度我国苹果种植面积为173.59万公顷,与去年数据持平,相较2021年的194.03万公顷减少10.53%。产量方面,据第三方资讯机构预计,2023/2024年度苹果产量将达到3617.27万吨,较2022/2023年度的3283.6万吨提升10.16%。从数据端可以看到,苹果种植面积回落并不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,所以单产预估对苹果最终产量的确认至关重要,而苹果生长周期相对较长,天气因素对单产的影响最为严重,并且根据经验来看,行情演绎也往往伴随着天气的剧烈变化。
从库存方面来看,2023/2024年度冷库苹果库存达到峰值956.95万吨,高于2022/2023年度和2021/2022年度峰值水平的833.85万吨和875.09万吨。从出货量情况来看,2023/2024年度库存出货量相较以往节奏更慢。截至第50周,出货量合计8.97万吨,低于2022/2023年度和2021/2022年度同期出货量10.9万吨和31.9万吨。
从需求端来看,苹果作为非必需消费品,易受替代水果的价格冲击,从广东三大批发市场到车量跟踪数据可以看出,目前到车量有所减少。此外,虽然市场对圣诞、元旦节日存在一定的消费预期,但需求端仍难有超预期的起色。一方面,柑橘类水果丰产后大量上市,低价对苹果需求产生了较强的替代作用;另一方面,今年的苹果质量较往年偏差,但价格更高,一定程度上抑制终端消费。笔者认为,后期苹果价格维持振荡偏弱走势的概率较大。
文章来源:期货日报
原标题:苹果需求端仍难有超预期的变化
很赞哦! ()
下一篇:返回列表